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

主题:香港“奶粉限购” 听说没 意下如何

发表于2013-02-25

日前,香港政府宣布,为打击水货客带走大批奶粉,政府将修订《进出口规例》,规定个人限带1.8公斤(约两罐奶粉)离境,而若违规则需面临最高被罚款200万及监禁7年的刑罚。新《条例》将于3月1日生效

发表于2013-02-25

对此,不少香港市民认为此举将有效缓解香港的“奶粉荒”,但实际上,限购令不但对香港自由市场的招牌有害,更是直接影响了不少港人和内地人的生活。


发表于2013-02-25

中国大陆“奶粉购买大军”让“限购潮”席卷全球

欧美、澳洲甚至澳门都有奶粉限购举措,香港是其中最严厉的一处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内地民众对国产奶粉信心降至谷底,外国品牌奶粉便成了不少父母的首选,伴随着巨大的需求,中国的奶粉进口量激增。专门在国外购买奶粉再转运至国内的“代购”和“水货客”也成了一个新的行当。面对中国 “奶粉购买大军”,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针对本国零售奶粉出台了限购措施:


发表于2013-02-25

2012年6月,美国的Target、Walmart等大卖场发布了奶粉限购5至12盒的限购令。

2012年9月,作为世界主要奶源地的新西兰也开始限购,当地的部分超市甚至贴出中文标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的限购令,不过历经两个多月的整顿后,新西兰政府最后又解除限购令。


发表于2013-02-25

2012年10月,澳大利亚的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药房也贴出中文限购标示,规定每人限购3罐。

2013年初,德国的大型超市DM对当地的婴儿奶粉特福芬和喜宝等实行了限购,每人限购4盒。

同样在2013年初,荷兰商业企业也进行了自发的限购,当地各大超市、百货店、药店购买奶粉,每人限购从1罐到3罐不等。

2013年1月,澳门特区政府宣布将优先接受澳门居民登记购买奶粉,借此保证本地居民可以购买到奶粉。


发表于2013-02-25

香港超市婴儿奶粉货架处张贴的限购提示牌

发表于2013-02-25

所以,与奢侈品等其它消费不同,愈演愈烈的海外奶粉抢购潮其实变相抢食了这些国家给予本国婴幼儿群体的优惠补贴,势必引发当地纳税者的不满,从而使得相关政府机构对奶粉下达限购令

发表于2013-02-25

但用“真限购”去解决“奶粉荒”的伪问题是矫枉过正

理性的看:“奶粉荒”在香港就是个“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提到的销量猛增而导致本地奶粉被“扫光”的情况在香港并不存在,香港本身不是奶源地,也没有关税。对香港市场来说,需求量增加就会拉动进口量增加,虽然部分品牌到货会有滞后,但整体上并不存在出现奶粉荒可能。通过香港统计出的奶粉进口数字也可以看到这种需求增大导致供应增加的关系,2008年香港进口奶粉1.51万吨,到了2012年上涨了194%,达到了4.44万吨。香港市场反应的灵活,藉此可见一斑。


发表于2013-02-25

事实上,香港也确实没有出现真正的“奶粉荒”。对此,业内人士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就曾表示:“香港大多数品牌奶粉都是有货的,只是少数几款婴儿奶粉供货不足。”刘爱国还称,“已经获得惠氏等多家供应商的承诺,供货量能满足所有香港婴儿的需要。”对业界的说法,香港特首及相关官员也是首肯的。…[

发表于2013-02-25

但另一方面,内地扫货客的确干扰了港民的生活,令港民反感满载奶粉而归的内地扫货客正在排队等待通关

上一页|1|2|3|上一页
/3页